推进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 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高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胸怀“两个大局”,做好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必须不断推进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精准有效监督执纪问责,持续为高校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校提供坚强保障。

始终秉承正确价值取向,充分体现政治属性。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和内在要求,持续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通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落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探索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优化监督效能,不断推进改革进程。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紧紧围绕国家重视、社会关心、学校关注、师生关切的重点问题,不断完善监督工作内容和方式、创新工作机制,提供高校立德树人事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使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监督执纪问责得到落实和保障。

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对高校公权力监督全覆盖。一是推动高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相融合。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作为监督专责部门和执纪重要力量,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带头践行“两个维护”,进一步督促高校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立德树人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落实。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指导,形成报告工作制度、监督检查机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落实“三转”要求,确保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推动高校纪检监察主干力量与神经末梢关键力量的适应性相搭配。高校纪检监察组织架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监督执纪效能的彰显。要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同时结合各高校和二级学院实际情况,健全纪检监察机构,配好班子、建好队伍,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激活监督神经末梢关键力量。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选齐配强干部,利用巡察监督、专项检查、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强干部监督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监督执纪问责的看家本领。三是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特质与多渠道监督方式的融合性相贯通。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从而实现监督职责再强化、监督效能再提升。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推动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统一和联动,建立健全情况沟通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完善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与多部门联席协作机制,加强不同监督方式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构建衔接紧密的高校权力监督网。加大高校权力事项公开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监督力量,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构建形成校内校外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新格局,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高校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

推动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发挥监督治理效能。首先是胸怀“两个大局”,与时俱进审视并解决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和高校立德树人事业发展全局高度理解和把握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要义,深入思考把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更加突出政治监督,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其次是准确把握、深刻理解纪检监察体系的内涵,提升其建构理论支撑和理论水平,并通过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巡视巡察等工作实践不断探索规律、形成方法、提高质效,不断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以师生为本,紧紧依靠广大师生支持开展工作。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必须牢牢根植于广大师生之中,着力解决涉及其切身利益的问题,整治当下高校在招生、科研经费等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四是扎紧制度笼子,进一步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探索实行高校系统外部监督,增强监督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消除制度“空白”、压缩“模糊地带”,提升制度执行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许铁峰)

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