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初衷 认真履职尽责 ——寻访第一个中央党内监督机构诞生地

离武汉市武昌中华路码头不远的都府堤20号,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院落,在绿树掩映下显得古朴庄严。这里是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党的监督机关的“源头”和“根脉”所在。

今年5月20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来到纪念馆参观,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立场坚定、意志坚强、行动坚决的表率,做党和人民的忠实卫士。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记者来到这里,寻根溯源。透过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我们党一以贯之强化党内监督、推进纪律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力举措,历历在目。

形势任务催生纪检监察初心初衷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是什么?2019年第11期《求是》杂志署名“钟纪轩”的文章如此指出,“纪检监察机关从成立之日起,初心初衷就是加强党内监督、保证党的先进纯洁、巩固党的团结统一。”

说到纪检监察机关成立之日,不得不提起1927年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一年4月27日上午,位于武昌都府堤的国立武昌第一小学内,响起了雄壮的国际歌。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共产党人聚集一堂,在这里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基于当时严峻复杂的革命形势,大会第二天转移到汉口黄陂会馆秘密召开。5月9日大会最后一天,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党内监督机构。随后6月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这样描述:“为巩固党的一致及权威起见,在全国代表大会及省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

纪检监察机关的初心使命于此初见端倪。

“成立中央监委,一方面是当时复杂的革命形势的迫切需要,一方面也借鉴了俄共(布)的建党经验,可以说是形势使然、应运而生”,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宋健告诉记者。

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革命浪潮日益高涨,党的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到五大前,党员人数已由两年前的不足1000人猛增到近6万人。“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全家或全村入党的现象。”

党员队伍迅速发展,难免良莠不齐。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有一些党员面对白色恐怖,纷纷登报退党,甚至公然叛变投敌。“这样的例子在当时并不少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的纪律的实际情况,也表明加强纪律建设刻不容缓。”

为了维护党员队伍政治上的纯洁,《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对中央和省监察委员会的产生方式、职权范围以及工作机制等作出了规定,第一次对党员纪律处分划分等级,首次将“政治纪律”概念引入党的纪律检查制度等等,初步搭建起党内监督执纪的制度平台。

中共五大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确立最初党的纪律检查制度,开启了党内监督的组织创新,也为纪检监察机关一以贯之秉持初心初衷奠定了组织和制度基础。

98载风雨兼程。自1927年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党内监督机构先后出现过监察委员会、审查委员会、党务委员会等名称变化,党内监督机构具体职责也随着党面临的形势任务而调整、充实、完善,但竖起监督执纪旗帜、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这个初心初衷一脉相承、始终不渝。新时代新征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守护党的初心使命,是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初心初衷的时代表达。

1927年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举行。

上图为大会现场照片,下图为复原场景。

信仰和忠诚涵养纪检监察初心初衷

形成初心不易,一以贯之坚守更难。参观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和正在这里举行的《纪律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览,答案不言自明——是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始终涵养着纪检监察人的初心初衷。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从来都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展览中讲解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威名赫赫的我党隐秘战线工作者熊向晖,曾与他的女儿有一次对话,女儿问他,胡宗南那么信任他、厚待他,为什么他还要坚定不移为党工作。熊向晖的回答是,因为我心中的信仰早已铸定!

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经手百万经费、自己乐过清贫生活的方志敏,从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一半给老百姓的普通红军战士,到黄浦外滩宁睡马路边也不惊扰上海市民的解放军战士,这种熔铸于血脉的信仰随处可见。

作为共产党员中肩负监督执纪职责的纪检监察人,这份信仰必须纯而又纯,唯如此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中共五大召开不久,根据党的安排和革命需要,新当选的中央监委委员、候补委员分赴各地开展工作。在艰巨复杂的考验面前,10名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8人先后牺牲,无一变节,无一叛变,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为纪检监察这支队伍忠诚尽责树立了光辉榜样。

王荷波,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27年“八七会议”后,他受党中央委派,到北京领导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他先后组织冀东“玉田暴动”,组织筹建北京市总工会,由于叛徒的出卖,1927年11月被捕后英勇就义。

杨匏安,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当过国民党中央常委和代理组织部长,1931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由于他曾担任过国民党“高官”,影响较大,蒋介石几次派人劝说,但无一例外遭到严词拒绝。蒋介石写信劝降,他收到信件后直接撕碎;打电话到狱中,他一听到蒋的声音,就愤然摔掉电话。最终,杨匏安于1931年8月被秘密杀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尽管时代在变,忠诚始终是纪检监察干部不变的底色。林建志、王瑛、李泉新、陈刚……一代代纪检监察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行动践行着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始终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当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从带头参加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带头践行“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到带头刀刃向内清除害群之马,制定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关权进笼,纪检监察队伍始终以牢不可破的信仰和忠诚涵养着自己的初心初衷。

“今年初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三个带头’,就是纪检监察机关坚守信仰和忠诚的最新呈现”,“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要在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走在前头、作出表率,通过寻根溯源,加深对党中央开展主题教育重大意义的认识,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加深对党的纪律建设历程和规律的认识,加深对我们作为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者所承担重大责任的认识,继承发扬纪检监察前辈先驱的光荣传统,做好新时代的忠诚战士”,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届中央监委召开会议的模拟场景。

担当尽责砥砺纪检监察初心初衷

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尽责砥砺初心。纪检监察人践行“两个维护”,守护党的初心使命,就必须勇于面对挑战,担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任。

根据有关资料,中共五大闭幕第二天,中央监察委员会就召开第一次会议,对监察委员进行工作分工。当时,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在任国民革命军夏斗寅部党代表期间,没有及时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情况,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对夏部叛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久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给予包惠僧留党察看处分。“在汉的中央监委委员根据中央要求列席了这次会议。可见,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不久实际上已经开始履行它的职责”,多年从事党的纪律建设史研究的中国监察学会反腐倡廉历史研究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守宪告诉记者。

展览中,一本出版于1958年7月的武汉市监察委员会《监察工作通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通讯在引言中开宗明义指出:党的监察工作要参加中心,为中心服务,与中心工作并没有矛盾,是中心工作必抓的环节和必经的步骤。这一理念和方法,以小见大,点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所在,也某种程度上是纪检监察机关担当尽责的见证。

担当尽责,从来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映照在具体人具体事之中的自觉行动。

在五大上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后,党中央安排许白昊赴上海工作。他将曾经经手的湖北总工会之经济款项全数移交于湖北省委管理。为保证工会经费不致流失,许白昊专门给中央打报告,“我们郑重的请中央查办湖北全省总工会存湖北省委的经济用途……如该款开支账目不明及用途不清不正,需湖北省委负责人绝对负责……”执纪意识之强,对革命负责的赤子之心,清晰可见。

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福建沿海一些地方,出现了大规模的走私贩私、投机诈骗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一些党员干部也参与其中。了解这些情况后,时任中央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勃然大怒,“脸憋得通红,情绪很激动”,认为必须对此严厉打击,否则党风无法整顿。从1982年到1986年,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斗争展开,中央纪委和各级纪委战斗在这场斗争的最前线。

2017年6月,浙江省嘉兴市纪委监委第一次使用留置措施办案,面对谁来签字、如何报批等诸多问题,时任嘉兴市纪委书记的陈刚主动担责、扛起风险;2018年4月,已经身患重疾的陈刚,把胆汁引流袋、静脉置管、腹腔输液港藏在外套里,强撑两个多小时,硬是听完巡视组的汇报并就问题处置作出部署……2018年7月1日,这位铁骨铮铮的纪检监察干部,终因腹腔转移性癌症,走完了55岁的人生。

初心不改,因坚守而赓续。92年前,我们党在江城高举起监督执纪的旗帜。92年后,王荷波等第一代纪检监察人所开创的事业,正在新时代纪检监察人的勇毅担当下,在开拓创新中不断深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不懈进取,把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保证。(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姜骅 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