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刻认识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形势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态展现新气象,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同时也要看到,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党员、干部时刻面临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我们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重要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毅然决然,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每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都对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对全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给予科学指导。2018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对这一重大判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众望所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全党全社会衷心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推动管党治党发生历史性变化。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衷心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态势之所以能够从“胶着状态”到节节胜利直至取得压倒性胜利,归根结底靠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这是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全面从严治党的意志在全党达到了高度统一,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取得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长期以来管党治党宽松软、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问题得到根本扭转,全党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已经在全党形成共识,对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彻底胜利的信心极大增强,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全党空前团结统一。

  第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取得卓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打虎”“拍蝇”“猎狐”三管齐下,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500多人,严肃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高压震慑下,一大批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纷纷主动投案,先后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5000多人,“百名红通人员”迄今追回58人,不敢腐的震慑持续巩固。

  第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党的作风转变引领社会风气发生显著变革。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正之风入手,从改进作风切入,从落实八项规定破题,中央政治局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领全党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可以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亮丽名片。党风正则民风淳。在优良党风政风引领下,现在全社会深切感受到旧习惯改了、潜规则不灵了,社会风气发生显著改善,正在呈现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第五,形成“四个监督”全覆盖的监督格局,党内监督体系不断健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开展了15轮巡视,已完成一届任期全覆盖,形成了全国巡视巡察“一盘棋”,充分发挥了巡视工作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持续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推进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实现了中央纪委派驻监督的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各级监委正式组建并与纪委合署办公,推进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以及党委书记和校长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督范围。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形成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监督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四个监督”相辅相成,构成了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第六,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在强化不敢腐的同时,党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共修订颁布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使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协调衔接,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反腐败工作依靠制度、依靠纪律、依靠法律的程度极大提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党心民意,向人民群众最痛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亮剑,赢得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国际广泛赞誉。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12年的75%增长至2017年的93.9%,提高了18.9个百分点。这表明,反腐败取得压倒性胜利,也是在争取民心上的压倒性胜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事实充分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占领了道义制高点,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认同。

  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不代表彻底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上,对反腐败斗争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反复强调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决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全面从严治党的工作格局虽然基本形成,但是仍然存在压力传导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层层衰减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管党治党压力还没有完全传导到基层,“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的现象依然存在。党政军、企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不平衡,一些行业、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依然存在“宽松软”问题。“四个监督”工作格局虽然已初步形成,但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工作正进入深水区,有关体制机制刚刚建立,离真正的健全完善、充分发挥作用还有距离,特别是在强化日常监督、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等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方式、手段。

  一些党员干部纪律意识仍然比较淡薄,“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还没有完全成为自觉行动。有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时,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比如一些地方、单位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民主生活会仍然搞一团和气、“和稀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距离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腐败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遏制,反腐败斗争任务艰巨。当前,腐败存量不少、增量仍在发生,不收敛不收手现象还没有完全遏制住,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一些典型案件更是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利益输送仍然存在,领导干部被“围猎”和甘于被“围猎”问题仍然很突出,呈现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境内交易和境外套现交织等特点。

  “四风”反弹回潮隐患犹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屡禁不止。从执纪审查情况看,一些地区、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仍然屡禁不止,甚至屡查屡犯、边纠边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禁而不绝,一些改头换面、变换手法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以及文风会风、调查研究、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反腐败斗争不能退、也无处可退,必须将“严”字长期坚持下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要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把握其中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创新性理论,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找答案、找方法,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监督。把监督发现问题与推动工作落实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级党组织用实际行动体现“两个维护”。当前,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任务和有力抓手,对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阳奉阴违、欺上瞒下,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要抓住典型,严肃查处、通报曝光,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落实落地,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加快完善监督体系,着力补齐日常监督短板。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坚持不懈探索强化日常监督,既要监督又要推动,既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又要为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提供有效载体。自觉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综合运用信访受理、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等多种形式,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将党员干部违纪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借势借力深化日常监督,加强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巡视机构、审计等部门的协调,互相通报重要情况,建立问题线索排查、联合监督执纪工作机制,形成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持续督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挖细查“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种种表现,对顶风违纪从严查处,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持靶向治疗、精确惩治,突出重点削减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力查处的重点对象,把那些在党的十九大后仍然不知敬畏、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严惩不贷。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腐败案件。紧盯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对存在腐败问题的,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在坚持惩治腐败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松的同时,坚持一案一总结、一案一警示,扎牢制度笼子,加强廉洁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努力实现“四个自我”,推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管党治党的有效经验,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实现“四个自我”必须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准则》,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带好头、做表率。要将《准则》落实情况作为强化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违反《准则》的各种行为,推动形成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中央纪委常委、国家监委委员、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 陈超英)